第568章 大鉴炉(1 / 3)

崇祯九年(1636年),满清李永芳被剌身亡,进一步剌激了皇太极,他在盛京大开杀戒,斩杀了不少上次入关抢来的汉民,用来杀鸡儆猴,给大明的细作们看看。

这样一来, 人员损失惨重,加上又被丁毅在义州打了一波,而此时他们国内粮价上涨,百姓生活艰难,皇太极终于决定,按原计划,攻打朝鲜,抢夺粮食和人口。

历史上他打朝鲜是很简单的, 想到之后马上集兵就是。

但这次有讨厌的丁老鼠在,所以皇太极决定好好布置一番。

首先皇太极派多尔衮带兵重新占领义州,要保证他们进退的线路,不被明军截断。

这次皇太极下了死令,如果丁毅再来攻,只能守,谁敢出去迎战,斩无赦。

多尔衮随军带去一万民夫,疯狂建设义州防线,又是同样的挖坑和做碉堡,短短两个月左右,就经营的固若金汤。

他一边让多尔衮重新经营义州防线,一边在国内派人去蒙古会盟,查户口,编牛录, 抽调外藩蒙古兵出征。

与此同时, 朝鲜似乎也感觉到清国对他们的敌意,上次满清打下义州,派鳌拜驻守, 结果被丁毅打掉,丁毅走后,朝鲜也没有派兵重新占领,基本等于放弃这个地方。

果然,如朝鲜所料,没多久,清兵又占了去。

而且清国那边传来消息,要他们投降,不然就来攻打。

朝鲜收到消息,一方面紧急向大明丁毅求援,国内也分化为金尚宪、洪翼汉为代表的主战派和金鎏、崔鸣吉为代表的主和派,

其中前者占绝大多数,以台谏官员为主,后者则以仁祖李倧反正功臣为主,两派争论不休。

李倧起初偏向主战派,后来在崔鸣吉的反复劝谏下倾向“守和”,按照崔鸣吉的建议派遣译官去清朝,沟通缓和双边关系,图维持兄弟之国”的状态。

同时,他又按金尚宪的意思,派人去皮岛,通知丁毅,大清国好像要打咱们了,因为你打了他们的义州,大兄弟,当初你可是说好的,唇亡齿寒,要帮咱们啊。

十月,朝鲜入清的译使朴仁范等所携国书被皇太极拒绝接受,皇太极随后对朝鲜下最后通牒,要求十一月二十五日前送来王子、大臣来更定和议,否则将“大举东抢”。

李倧对此痛苦地说:“欲为守御之备,则形势如此;欲为羁縻之策,则名士辈皆日不可。贼来而已,将如之何?”表达了他既无力防备清军入侵、又面临斥和派所谓“名士辈”舆论压力的进退两难之境。

最终,李倧顶住朝中斥和派的压力,又派译官朴兰英出使清朝,但在朴兰英北上途中,丙子之役就爆发了。

这次因为丁毅打义州的事,和李永芳被剌的事,皇太极重修义州防线,晚了大概两个月。

原历史皇太极是十二月一日出兵,这次拖到次年(崇祯十年)1637年二月初才出兵。

崇祯十年 1637年二月二日,皇太极命兵部贝勒岳托召集众臣于笃恭殿,宣布将亲征朝鲜,以惩其“败盟逆命”之罪。

他要求每牛录各选骑兵15人、步兵10人、护军7人、共甲32副,昂邦章京石廷柱所统汉军每甲士1人箭50枝,甲12人,各备长枪1杆, 2牛录备云梯、挨牌各1副,并备齐各种器械及马匹,携半月行粮,于五日集合。

二月五日,皇太极祭告天地、太庙,“告征朝鲜之由”,列举了朝鲜在萨尔浒之战时“助明来侵”、在辽沈之战后招诱辽民”、在丁卯之役后“屡败盟誓“等罪

状,甚至丁毅攻义州时,都称有朝鲜相助。

几番大罪控诉完,大清上下义愤填膺。

二月九日,外藩蒙古的兵马(主要是科尔沁部)赶到盛京会合,参与讨伐朝鲜。皇太极安排郑亲王济尔哈朗留守盛京,武英郡王阿济格